搜索結果 【單選題】 某工業企業下設供水、供電兩個輔助生產車間,采用交互分配法進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2025年4月,供水車間交互分配前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為90000元,應負擔供電車間的電費為27000元;供水總量為500000噸(其中:供電車間耗用50000噸,基本生產車間耗用350000噸,行政管理部門耗用100000噸)。供水車間2025年4月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分配水費的總成本為( )元。A. 81000 B. 105300 C. 99000 D. 117000 【答案】C 【解析】交互分配法下,供水車間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分配的水費總成本 = 交互分配前實際發生的費用 + 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 - 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 交互分配前供水車間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為 90000 元。 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供水車間應負擔供電車間的電費 27000 元(即從供電車間轉入的費用)。 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供水車間向供電車間提供的水費。計算如下:供水車間單位成本 = 90000÷500000=0.18(元 / 噸),供電車間耗用 50000 噸,因此轉出費用 = 50000×0.18=9000(元)。 綜上,供水車間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分配水費的總成本 = 90000+27000-9000=99000(元)。 【多選題】 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下列人員中,應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的有( )。A. 應征服兵役的鄭某 B. 移居境外的夏某 C.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郭某 D. 被判刑收監執行的王某 【答案】ABCD 【解析】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1)重新就業的;(2)應征服兵役的(選項A);(3)移居境外的(選項B);(4)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選項C);(5)被判刑收監執行的(選項D);(6)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適當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訓的;(7)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單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一定期限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該期限是指( )。A. 自用工之日起15日 B. 自用工之日起30日 C. 自書面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15日 D. 自書面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 【答案】B 【解析】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判斷題】 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 )【答案】Y 【解析】社會保險費共4種,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均由單位與個人共同繳納;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不繳納。 【單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職工發生傷亡的下列情形中,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是( )。A. 在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傷害,本人承擔主要責任的 B. 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 C. 因本人故意犯罪導致在工作中傷亡的 D.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經搶救72小時后死亡的 【答案】B 【解析】(1)選項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工傷;(2)選項C:不認定為工傷;(3)選項D: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單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有關失業保險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B. 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1年的,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C.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期限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 D. 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答案】B 【解析】(1)選項A:失業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納;(2)選項C: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3)選項D: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般也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具體數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單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 )。A. 6個月 B. 9個月 C. 12個月 D. 18個月 【答案】C 【多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參保職工因工傷事故發生的下列費用中,應由用人單位支付的有( )。A. 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 B. 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C. 住院伙食補助費 D. 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答案】AB 【解析】工傷保險待遇中,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大部分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的費用包括:(1)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2)5-6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3)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多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有關醫療期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不計人醫療期內 B. 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C. 如醫療期內遇合同期滿,則合同必須續延至醫療期滿,職工在此期間仍然享受醫療期內待遇 D. 對醫療期滿尚未痊愈者,或者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按經濟補償金規定給予其經濟補償金 【答案】BCD 【解析】選項A: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判斷題】 參保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答案】Y 【單選題】 甲公司職工黃某的月繳費工資為8000元。已知,當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率為2%,單位繳費率為6%,單位繳費劃入個人醫療保險賬戶的比例為30%。計算黃某個人醫療保險賬戶每月儲存額的下列算式中,正確的是( )。A. 8000×2%×30%+8000×6%=528(元) B. 8000×2%+8000×6%=640(元) C. 8000×2%+8000×6%×30%=304(元) D. 8000×2%=160(元) 【答案】C 【解析】(1)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8000×2%)全部劃人個人賬戶,選項A錯誤;(2)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按照已知條件,有30%(8000×6%×30%)劃人個人賬戶,選項BD錯誤,選項C正確。 【多選題】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 B. 仲裁時效期間為不變期間,不適用中止和中斷 C. 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應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3年內申請仲裁 D.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答案】AD 【解析】(1)選項AD: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選項B:仲裁時效也存在中止、中斷,是可變期間;(3)選項C: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1年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1年內提出。 【多選題】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勞動爭議中,勞動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除勞動者提起訴訟外,該裁決為終局裁決的有( )。A. 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社會保險方面發生的爭議 B. 因約定試用期發生的爭議 C. 因訂立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D. 追索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 【答案】AD 【解析】下列勞動爭議,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1)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2)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單選題】 根據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個人賬戶記賬利息免征利息稅 B. 參保職工死亡后,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C. 個人賬戶可以提前支取 D. 職工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答案】C 【解析】選項C: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 【判斷題】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應當以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勞動仲裁的共同當事人。( )【答案】Y 【判斷題】 當事人不得以口頭形式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答案】N 【解析】當事人可以口頭形式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判斷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 )【答案】N 【解析】提起勞動訴訟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是勞動訴訟的前置程序。 【多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A.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準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 B. 用人單位終止非全日制用工,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C.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可按月結算 D.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答案】AD 【解析】(1)選項B: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2)選項C: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5日,不能按月結算。 【多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中,不屬于勞動爭議的有( )。A.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發生的糾紛 B. 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C. 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發生的糾紛 D. 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答案】BD 【解析】下列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1)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單選題】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勞動爭議終局裁決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終局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強制執行 B. 用人單位對終局裁決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 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用人單位對終局裁決不服的,應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撤銷 【答案】B 【解析】(1)選項A: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2)選項C:勞動者對勞動爭議的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選項D: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終局裁決有法律規定的撤銷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多選題】 下列關于勞務派遣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B.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C. 勞務派遣單位可以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D.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月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答案】ABD 【解析】選項C: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單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勞務派遣用工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無須向其支付報酬 B.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C. 勞務派遣單位可以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1年期限勞動合同 D.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勞務派遣協議 【答案】B 【解析】(1)選項A: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2)選項C: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3)選項D: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 【單選題】 甲公司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聘用了王某,期限為3個月,其中試用期為15天。下列關于雙方權利義務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甲公司和王某均可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 B. 甲公司可以在用工吉束后一次性向王某支付3個月的工資 C. 王某在用工期內不得與其他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 D. 甲公司可與王某約定15天試用期 【答案】A 【解析】(1)選項B: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5日。(2)選項C: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3)選項D: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多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的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有( )。A. 勞動者提出并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B. 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C. 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D. 用人單位符合可裁減人員規定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答案】CD 【解析】選項AB:屬于勞動者對勞動合同的解除有“過錯”的情形,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判斷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雙方口頭變更勞動合同且實際履行已超過1個月,該勞動合同變更有效。( )【答案】Y 【多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應履行義務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對已解除的勞動合同文本,應至少保存2年備查 B. 應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 C. 應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D. 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答案】ABCD 【多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用人單位可依據法定程序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情形有( )。A. 企業轉產,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B. 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C. 企業重大技術革新,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D. 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答案】ABCD 【單選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是( )。A. 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以原勞動合同條件要求續簽,勞動者拒絕的 B.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 C. 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D.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 【答案】B 【解析】(1)選項A: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賣訂而勞動者拒絕的,用人單位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2)選項CD: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用人單位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多選題】 甲公司與劉某簽訂了2年期限勞動合同。合同履行1年時,劉某因自主創業而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下列關于劉某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方式及后果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劉某應向甲公司支付違約金 B. 劉某應提前3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公司 C. 劉某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公司 D. 甲公司不需向劉某支付經濟補償 【答案】CD 【解析】(1)選項A:在勞動合同法律制度中,只有2種違約金合法,服務期違約金和競業限制違約金,本題既不涉及服務期,也不涉及競業限制,不存在支付違約金的問題;(2)選項BC:本題屬于劉某“不想干”,屬于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適用情形,劉某明顯不在試用期內,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公司;(3)選項D:劉某自己“不想干”,對勞動合同解除存在過錯,甲公司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單選題】 2019年4月1日,張某到甲公司工作,2025年8月1日,雙方的勞動合同期滿,甲公司不再與張某續簽,已知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張某月平均工資5000元,甲公司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4500元,計算勞動合同終止后甲公司應向張某支付經濟補償的下列公式中,正確的是( )。A. 4500x6=27000(元) B. 4500x7=31500(元) C. 5000x5.5=27500(元) D. 5000x6.5=32500(元) 【答案】D 【解析】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判定支付多少經濟補償金。(1)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金;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年算;本題張某在甲公司工作6年零4個月,工作年限應為6.5年。(2)計算方法:張某的工資(5000元)未超過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4500元)的3倍,正常計算即可,即甲公司應當向張某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6.5×5000=32500(元)。 掃碼免費練題 關注題庫公眾號 章節練習 按章節做題, 系統練習不遺漏 幻燈題庫 自動播放, 訓練速度不懈怠 手機題庫 隨時刷題, 點滴時間不浪費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 分數評估 進入題庫 章節題目 概述 會計概念、職能和目標 概述 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核算的基礎 概述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概述 會計職業道德 概述 會計準則制度體系概述 會計基礎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會計基礎 會計科目和借貸記賬法 會計基礎 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 會計基礎 財產清查 會計基礎 會計賬務處理程序 會計基礎 會計信息化基礎 流動資產 貨幣資金 流動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 流動資產 應收及預付款項 流動資產 存貨 非流動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 非流動資產 投資性房地產 非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非流動資產 生產性生物資產 非流動資產 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