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審計監管獲進展 跨境審計協議將公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保羅·吉利斯(Paul.Gills)于5月15日在其“中國會計博客”中寫道,“我是美國常務顧問華盛頓小組的成員,在今天早上的會議上,PCAOB主席詹姆斯·多蒂報道了PCAOB活動。”他引用詹姆斯·多蒂在會議上對于中美審計監管問題的話說,已經對中國采取了相當多的關注,關于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PCAOB注冊成員,會繼續討論跨境檢查的協議,如果進展順利,將很快能宣布一項中美跨境審計監管的協議,該協議將確定中美雙方如何交換審計底稿,以及其他執行調查和紀律處分所需要的文件。
保羅·吉利斯表示,“我希望該協議能作為今年7月初舉行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的一部分被宣布。”
PCAOB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早前因無法獲取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相關文件用于調查目的而與中國監管機構進行了長達數年之久的拉鋸戰。但中國法律規定,境外上市企業及其中介機構在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時,不得將審計底稿攜帶、寄運至境外,或通過信息技術等任何手段傳遞給境外機構或者個人。
近年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頻頻曝出財務造假、信息披露不全等問題。PCAOB一直嘗試為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提供審計服務,從而進行聯合審查。但都遭到了中方監管當局的反對,中方堅持認為這將引發主權問題。
保羅·吉利斯稱,該協議的宣布將免去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被摘牌的危險。保羅·吉利斯同時稱,這些協議可能帶有妥協性;因他認為被允許送交美國的審計底稿會經過保密協議上的修改。“我相信PCAOB將在接受協議時遇到來自本國的強大政治壓力。”
去年9月,PCAOB和中國相關監管部門達成了初步協議,允許PCAOB的檢查員旁觀中國檢察員的審計過程。
附:中國即將允許美方獲取海外審計工作底稿
來源:騰訊財經
北京時間5月17日晚間消息,美國審查監管機構接近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即允許美方獲取海外審計工作底稿。投資者對許多中國企業的賬目問題感到擔心,此舉標志著雙方在緩解投資者憂慮問題上邁進一小步。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James Doty于一次會議上表示:“對很快能與中國簽訂交換審計文件以及其他對執法調查和法律訴訟程序必要信息的協議感到樂觀。”
就與中國商定獲取公司審計文件事宜,美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立場各異,美國官員表示,他們需要對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可能存在的欺詐行為進行調查。中國一直阻止這些文件的轉移,并表示這樣的舉動將違背國家保密法。
目前尚不清楚最快什么時候能達成該項協議。中國有可能會限定國外監管者調查的范圍并將尋求對這些文件的部分內容進行修訂。
去年,美證券交易委員會曾因美國5大會計公司中國業務分支拒絕提交與中國企業相關的文件而遭到起訴。這些會計公司曾表示,在不違背中國保密法的前提下,他們不能遵守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要求。
PCAOB也正與中國協商一個新的處理辦法,即讓旗下檢察員對總部位于中國和香港的100多家審計公司進行檢察。
到目前為止,中國并未允許美國的檢察人員進行獨立的審查,主要是出于對主權的考慮。去年9月份,PCAOB與中國相關當局達成了一項臨時性協議,即允許前者的檢察人員觀察中國監管者的審計過程。當時,一位PCAOB成員將該舉措稱之為“塑造信任的協議(trust building exercise)”。
Doty將雙方交換文件的協議稱之為一個重要的開始,他表示:“這反映出中國當局對雙方投資者需要對欺詐行為進行適當調查持有信心的諒解。”
如果該項協議達成,也就意味著雙方承認若要進行有效的調查,交換相關文件是基礎。獲取審計文件同時也是推出有效的監管體制的必要步驟。

您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