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考試輔導財政收入2
二、財政收入分類
國際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
(一).稅收收入
稅收是政府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憑借其政治權力,并按照特定的標準,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分配形式。
稅收是現代國家財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1)稅收收入按征稅對象的不同,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①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和提供勞務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②所得稅是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③財產稅是以各種財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如我國的財產稅包括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
④資源稅是對開發和利用國家自然資源而取得級差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收,目前我國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和土地使用稅
⑤行為稅是指對某些特定的經濟行為開征的稅收。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2)稅收按計量標準劃分,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①從價稅是以征稅對象的價格為計稅依據的稅收,如增值稅、營業稅。
②從量稅是以征稅對象的數量、重量、容量和體積為計稅依據的稅收,如消費稅中的啤酒、汽油等項目,資源稅等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劃分,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
①價內稅是指稅款構成商品或勞務價格組成部分的稅收,如消費稅,營業稅。
②價外稅是指稅款作為商品或勞務價格以外附加的稅收。
注意:增值稅在零售以前各環節屬于價外稅,在零售環節采取價內稅。
(4)按稅負能否轉嫁劃分,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①直接稅是指由納稅人直接負擔稅負,不發生稅負轉嫁關系的稅收,即納稅人就是負稅人,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財產稅。
②間接稅是指納稅人能將稅負轉嫁給他人負擔的稅收,即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如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
(5)按稅收管理權限和使用權限分類,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稅。
①中央稅是由中央管轄課征并支配的稅種,如消費稅、關稅。
②地方稅是由地方管轄課征并支配的稅種,如契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③中央地方共享稅是指屬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印花稅。
【例題3―2008年單選】我國稅收收入中的主體稅種是 ( )
A. 所得稅 B.流轉稅
C. 資源稅 D.財產稅
【例題4---2004年單選】將稅種劃分為( ),是按稅負轉嫁與否進行的劃分。
A.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 B.直接稅與間接稅
C.中央稅與地方稅 D.從量稅與從價稅
來源:中國財考網-經濟師考試責編:xinsui

您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