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各國尋更完善的公共會計制度
據介紹,這項調研涵蓋全球100個國家及地區,結果顯示雖然目前僅有26%的政府使用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的會計制度,但37%的政府計劃在未來的五年內轉向使用這一會計核算基礎。
目前大部分政府仍然使用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會計制度,這是公共部門沿用多年的記賬方式。這種基于在收支行為發生時記錄現金收入和支出的傳統簿記方式并不能反映公共部門的資產和負債的有效信息,因此只能體現公共資金的短期變動情況。
普華永道中國公共政策與監管事務主管合伙人吳衛軍說:“作為監管私營部門會計制度的政府部門,更應起到示范作用,采用更高的會計標準。我們很高興看到政府機構正在積極尋求改善與提高公共會計制度。能夠反映和促進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財政職能的公共會計制度,對于公共財政的穩健管理非常重要。”
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基本原則,無論現金收付何時進行,對于交易和經濟事項,需要在其發生時即進行記錄和報告。以此為基礎的會計數據可以就政府的資產、負債、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提供全面的信息。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標準(IPSAS)是實務中常用的參考依據。
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伙人陳燕華說:“政府報告需要提高其可靠性和透明度。公共部門財務報表應當全面反映政治決策的經濟影響,而這一點需要通過應用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的會計制度來獲得更充分的實現。這種轉變的趨勢反映出政府實現更高的透明度和責任感的決心,為決策提供更全面信息,從而實現公共資源的充用利用。”
調研顯示,這種向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的轉變,在發展中國家體現得更充分。在接受調研的非經合組織國家中,50%的國家及地區計劃在未來五年中向這一方向過渡,其中以非洲為首(11個國家正在轉換),亞洲(10個國家)和拉丁美洲(8個國家)緊隨其后。
受訪者還表達了其完善自身財務職能的意愿,待改進的關鍵領域包括:固定資產管理、成本會計、績效管理以及長期規劃和預測。
時間:2013-08-04 責任編輯:zgkspx1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