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頻繁造假 財政部力推會計制度改革
近期,財政部與中注協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有關會計與注會行業制度建設與改革的征求意見稿,而早在9月9日,財政部還發布了《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財會[2011]19號)(以下簡稱《規劃》),確立了未來五年完善并實施企業會計標準體系的任務和目標。
有關人士認為,此前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的遭遇,無論是“做空潮”還是“證券集體訴訟”,“財務造假”等問題直接引發了國際投資及證券市場對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不信任。
來自財政部的內部人士表示,本次會計制度改革充分考慮了中國企業產業升級及其國際化的大背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目標,通過程序上的制度設計,推動企業財務報告對企業業績和價值真實、可信、全面的反映。
在企業重組活躍、海外并購提速、中小板推出和國際板醞釀的大背景下,深層次的會計體制改革正當其時。
會計法律法規修訂進行時
“在2005年之后,中國概念股曾經遭遇三次做空潮,而每一次做空潮背后,都與中國概念股財務報告的質量有關。”達信咨詢高級副總裁魏鋼指出。
據悉,在美國遭遇做空的中國概念股中,大部分公司的財務報告出自被委托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提升中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就顯得極其迫切。
來自企業會計一線的工作人員李紅(化名)指出,中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的原因,一是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不高,能力不強,二是缺少具體的法律責任以及明確的監管部門,導致執法不到位、威信不夠。李紅認為,很多素質不高的人員能夠成為會計人員,與我國會計師考試注重教條式的背誦不注重實務經驗有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成為未來五年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目標。據了解,財政部正在推動《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等的修訂、起草工作。“我們已將《會計法》實施相關問題研究作為2012年的會計重點課題,目前《注冊會計師法(修正案)》草案已遞交有關機構研究討論審議,同時,我們將緊鑼密鼓地啟動《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的起草工作。”來自財政部的負責人表示。
健全企業產品成本會計制度
除了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上所遭遇的財務風險之外,中國企業在出口時所遭遇的貿易壁壘也與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息息相關。成本信息不僅是生產、流通、消費、投資等諸環節需要考量的首要因素,也是我國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爭取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應對傾銷與反傾銷挑戰的重要基礎。
中國反傾銷資深律師張毅指出,“中國企業經常遇到的反傾銷調查,在填寫相關調查表時,企業的產品成本會計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財政部會計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例如有關規定分散在存貨、固定資產等多項具體準則中,不夠系統,成本構成要素和范圍不夠明確,不利于企業產品成本的及時、充分歸集。
時間:2011-11-07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