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起,新會計準則就要在全部上市公司范圍內實施了。這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需要外部策動但必須從內部著手的重大任務,而且其性質決定了企業必須整體應對。
可能有人認為這項工作只需交給財務部門去完成就可以了,實施新會計準則不就是從一套會計規則換到另一套規則,是會計技術上的操作嗎?持有這種觀點,很有可能對需要投入的工作估計不足。
即將實施的新會計準則可以說是一次挑戰。新準則不但有概念上的突破,還需引進方法,且實施時間很緊迫。但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實施新準則對企業的影響并不局限于財務報告過程,還深入到經營活動的許多方面。企業可以把它作為一次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業務流程的機會。
面對新舊會計準則的巨大差異,準備不足很可能導致財務系統無法滿足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對信息的大量質和量的要求,財務系統本身的運行也無法滿足新準則的要求。可以說,實施新準則要求企業進行的不僅僅是一次技術操作,還是一定程度經營上的改變。面對這樣的機會,如何把握?如何讓自己的企業處于競爭優勢?
實施新準則涉及面很廣,基本上不可能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如果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系統,那么財務、銷售、生產、人力資源等所有部門都是構成該系統的組成部分。各職能部門之間存在著依賴關系和相互作用。而且,財務流程在整個系統的嵌入程度非常高,幾乎所有經營活動都和它關系密切。所以,實施新會計準則雖是一個由財務部門主導的活動,但其牽一發動全身的效應,使得企業在實施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不只是技術問題,還有戰略問題。不僅如此,企業還必須站在決策的最高層次來考慮。因為這樣一次改變,動用的資源肯定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范圍,其目標也已經超出了財務報告過程。成功實施新準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關鍵,而能否成功實施,則取決于企業有沒有一個正確的策略。
在新準則頒布之初,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將面臨一次重大挑戰。實施新準則對企業具體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可以概括如下:
溝通
提供財務信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和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溝通。所以,交流信息的重點是讓投資人和分析師明白:實施新會計準則后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發生了什么變化,其中包括哪些項目采用了公允價值計價,以及對傳統的財務比例和主要業績評價指標(如每股收益等)產生了什么影響。在溝通之前企業首先自己要做好功課,特別是新準則實施后的第一份財務報表如何編制,如何讓市場建立合理的盈利預期等等。
法律
會計準則本身并不引發法律問題。但是企業現有的交易、合同、業務活動在法律層面的含義和會計層面的含義可能會發生沖突,也可能某些合同約定相對于會計操作不夠清晰而帶來困難。企業因此需要做出協調。如果企業有法律方面的專家,他們可以協助會計人員全面檢查合同的條款,以確保在運用新準則進行會計處理時不會因為對條款的解釋發生歧義而遇到困難。企業對此應該仔細地考慮,在業務合同訂立、起草、審批和管理的全程處理中都要保證對應的財務信息入賬時均符合新會計準則所含的要求。
資金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各種投資和避險活動,資金管理的復雜性增加,風險管理也更加重要。如果企業特別是金融企業涉及套期業務,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保存相關的文件記錄和進行有效性測試。資金管理水平不但體現在創造股東財富上,也體現在完善的內控機制上。
人力資源
新準則要求將授予員工的股票期權確認為當期費用,企業可能因此重新考慮乃至改變薪酬和獎勵制度。企業已經制定的方案要不要改變,既有財務方面的考慮,也有激勵機制、企業在人才市場上的吸引力等綜合因素的考慮,需要企業對各個目標和各種利益做出平衡。
稅務
新會計準則要求采用遞延所得稅會計,絕大多數企業以前采用方法與之相差很大,需要解決納稅申報的問題。新的稅務處理模式不但滿足會計要求,也要滿足納稅實務的要求。遞延所得稅本身的處理比較復雜,另外由于和稅務申報的計算口徑不同,企業需要專人和專門的流程進行調節,才能確保此項工作常規化、高效、準確。在操作細節上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也是必需的。
市場營銷
不同商標、品牌下的存貨管理和營銷策略對資產負債表將會產生影響,包括存貨可變現價值的確定、銷售合同條款對收入確認的影響等等。企業的營銷策略會產生什么樣的財務影響,財務影響又怎樣反過來影響到制定市場營銷方案,兩者需要兼顧。給顧客更長的信用期可以作為一種促銷手段,但是有時候回收貨款的條件可能影響到收入確認,企業推出這些方案時肯定需要檢查一下會不會導致收入確認的延遲。
生產和研發
產能利用對存貨計價的影響、生產設備分部件計算折舊對利潤和設備更新的影響,對研究和開發活動進行的階段劃分決定了可資本化開發費用的金額等,都要考慮。新準則重新規定了研究開發費用的處理,首先企業對哪些是研究活動、哪些是開發活動要正確地區分,因為只有開發費用才可以遞延。開發費用分期攤銷緩解了對利潤的壓力,可能會鼓勵企業從事更多的研發活動。(中國財經報 梁國基 侯曉華 20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