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 第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知識點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概述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概念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分為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兩大體系,是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類似組織核算、反映和監督單位預算執行及各項業務活動的專業會計,是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組織系統
根據機構建制和經費領報關系,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系統分為主管會計單位、二級會計單位和基層會計單位三級。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是相對于企業會計而言。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質、本身業務活動較為簡單以及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等管理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具有明顯區別于企業會計的特點,主要包括:
(一)會計目標側重于滿足預算管理的需要,兼顧其他信息需要和內部管理需要。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目標,是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情況的需要,并有利于單位加強內部財務或經營管理。
(二)會計核算基礎以收付實現制為主。
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
(三)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其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凈資產,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企業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四)某些具體業務的會計核算不同于企業會計,主要如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購入固定資產記錄"雙分錄"(即借記"事業支出"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等。
(五)會計報表較為簡單,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
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




